1.5公尺地震鱼

1.5公尺長!體形怪 日災後"地震魚"多1

日本發生大地震,連遠在台灣的宜蘭也感受到!有餐廳業者表示,從日本發生地震以來,蘇澳外海捕獲許多從200公尺深海中浮上來的地震魚,像是壹種"勒氏皇帶魚",捕獲數量比平時多出壹倍,光是壹斤就要400元,如果跟竹筴魚相比,足足貴了兩倍以上。

 

 

餐廳師傅:"小心刺喔,那個尾巴會割人喔。"

 

什麽魚得動用兩個大男人才能搬運,答案是地震魚,量壹量這尾魚,長度超過兩百公分,重量20斤,這麽驚人"身材"的魚,學名叫做勒氏皇帶魚,在宜蘭蘇澳外海被捕獲,生活在50200公尺深的深海裏,被稱爲地震魚的壹種。餐廳業者:"地震前後才會出現,可能是因爲生長環境受地震影響,然後往上遊,被漁民捕獲。"

 

餐廳業者:"壹般魚不會這樣,地震魚比較特殊。"

 

除了獵食時嘴巴伸得特別長,外型也很不壹樣,眼睛圓滾滾,幾乎1/6張臉大,背鳍起點從眼睛上方開始綿延,而且鱗片容易脫落,看起來就像沒有魚鱗壹般,價格也不便宜,壹斤就要4百元,相較于壹般竹筴魚大約150元。餐廳師傅:"這些白白的都是膠質。"

 

地震魚處在深海,膠質特別豐富,常被人拿來做蒸的料理,或是作成沙拉,餐廳業者表示,從3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以來,在蘇澳外海捕獲的地震魚數量,從每個月510尾到現在足足多出壹倍,看來日本大地震的威力,似乎連遠在台灣的宜蘭也感受到。記者:"最近有沒有補到奇怪的魚?"漁民:"沒有,這裏最好不要發生地震啦。"

 

誰都不想發生地震,所幸再遠壹點的台東沿海漁港,就沒有看到地震魚的蹤迹了,畢竟這種魚隱含著危機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