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當夢想的光芒照進現實[高清]

    2012年2月4日 鋼琴講師:袁一航 27歲長春市人 大學畢業四年“做老師應該像當導演一樣,細心挖掘孩子的優點,而不是單一地履行程式。”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袁一航說。倡導西式教育模式的他在一家大型琴行做鋼琴講師,孩子們面對他時都會直抒胸臆,這也讓他在指教經歷中一直得心應手。不僅僅是音樂領域,他在繪畫、攝影、文字方面同樣有著相當的功底:從國小便開始用畫漫畫的錢買音樂專輯,到后來為話劇寫劇本,創作并拍攝多部微電影。在他看來,興趣與工作的相互平衡與滲透,是最值得享受的生活狀態。  攝影/孫晶磊

    他們大學畢業不久,他們喜歡慢節奏的生活,他們想趁著自己年輕,多做些喜歡做的事情,享受這份小眾人才懂的溫暖流年。面對熙攘不絕的欲望目的時,理想本不該就此沉默……

    2011年12月27日 咖啡店老板:秦圣 25歲長春市人 大學畢業兩年每天早上從凳子拼成的床上醒來,這位年輕老板第一項工作就是燒鍋爐,他伸開手掌,紋理間滿是黑色的煤灰。他畢業于吉林財經大學金融專業,在一家證券公司工作了近兩年后,他和朋友決定合作開一家咖啡店。從親手刮大白、裝修與不斷的細節完善,他將空前高漲的熱情投入其中,見證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咖啡店從無到有無的過程。招待客人、磨咖啡、收拾店面衛生,在這些迎來送往的忙碌中,他體會著創業的艱難與欣喜。  攝影/孫晶磊

    2011年9月23日,吉林省長春市。錄音師:陸海星大學畢業一年“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個微笑都讓我沉醉……”推開窗子,街上載來熟悉的《最美》,伴著車子飛馳而過的聲響……每次聽到這樣的背景下的那些細細碎碎的聲音,仿佛一下子跌進15歲的那年夏天,聲音帶著回憶,喚醒了大腦中所有關于青春的記憶,光影、聲響、做夢的少年。  為了他癡迷的聲音記錄,男孩兩次退學,后來通過聯考,終于成了自己夢想中的樣子——做一位錄音師。24歲,不大不小的年紀,沉浸在聲音的世界裏,聽別人用聲音講述故事。  他的狀態:不起眼的聲響都會嚇他一跳  9月20日,在長春硅谷大街附近的一棟寫字樓裏,24歲的陸海星戴了一副黑框眼鏡,坐在錄音棚裏,戴著耳麥,一遍遍聽著剛剛采集的合唱聲音,裏面細碎的衣服摩擦聲、手鏈珠子的撞擊聲,讓他眉頭緊皺。  我想問他怎麼了,被身邊的同事拉住,“不要說話,你會嚇到他,他現在的注意力都在聲音上,你的一個不起眼的聲響,都會嚇他一跳。”  他的故事:為了聲音曾兩次退學  小伙子老家在白城,父母都是鐵路職工,5歲那年學了電子琴,一學三年半,那時候最大的希望是停電,那樣就可以不練琴。上了國中,他瘋狂迷戀買磁帶,攢下所有的零花錢不過為了一盤正版帶子。初三、高一兩年,喜歡自己寫歌,常常背著父母彈吉他。自學的吉他彈唱都不賴。  第一次退學是高一,他說,上學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成績不好不壞,考大學對他沒有吸引力。”倔強的少年,退學了,三個月親戚朋友同學輪番規勸,無效。15歲,他來長春,在吉林藝術學院附屬學校讀書,學鋼琴。  完成手頭的工作,剩下的故事他來講。  “那時候同學很多人在酒吧兼職,我沒事的時候就鼓搗音樂軟體,他們讓我們幫忙做伴奏降調。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電子音樂,一下子就迷上了。學了一年半鋼琴,我第二次退學。”  這一次退學,他有了新目標,他看到吉林藝術學院有電子音樂系,正是他想學的。退學回到白城,小伙子在同學吃驚的目光中,走進了聯考補習班,“這一次不是不好不壞,而是學得如饑似渴。”  2007年,他考上了大學,學了他想學的專業。沒事的時候去北京參加各種音樂制作培訓。2008年,老師推薦下,他做了一名錄音師。  他的特點:錄音師有一雙敏銳的耳朵  工作的錄音棚很遠,在硅谷大街附近的一棟寫字樓裏。兩層,一層后期處理室,一層是采集室和控制室。  第一次走進錄音棚,面對滿屋子昂貴的設備,陸海星完全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做什麼用的。  錄音棚的老板很好,有留學經歷,把棚裏的工作完全交給他一個人。告訴他,“明天有一個民樂錄音,是古箏。”安排完工作,就走了。  小伙子腦門一層汗,鉆進采集室裏,開始擺弄各種設備,一直忙到后半夜。第二天古箏的錄音正常進行,雖然手心攥出了汗,工作還是順利完成了。就這樣,頭一天熟悉設備,第二天工作,人和設備完成了第一次親密接觸,日子久了,工作越來越順暢起來。  每次有人來錄音,他都要仔細打量對方,手鏈、手表、項鏈這些東西都不能帶進采集室,電子設備更不能進去。外套要脫掉,如果貼身穿的衣服會有窸窸窣窣的聲音,也盡量換掉。“在這裏,聲音是最真實的,不能有任何雜音。前期工作,要兼顧到。”  錄音開始了,陸海星的耳朵變得異常敏感,手掌輕輕打出的拍子,腳一下下踩出的節奏。手指打出的小響指聲,都會被他聽到,及時提醒對方。  工作得久了,他常常失眠,自家樓上半夜關窗戶的聲音,樓上的孩子的哭聲,左右鄰居開柜子的聲音……他都聽得見。耳朵太敏感的壞處還有——聽自己的聲音總是覺得有些詫異。  進錄音棚的人都有故事  我問他,來錄音棚錄音的人,都是什麼樣的人,他看看窗外,“都是有故事的人。”  一個流浪歌手  2009年,一個發行商領來一個臉龐黑黑,頭發有些亂的男人。經常在桂林路溜達,陸海星認得這個人,他是街頭流浪歌手。  發行商給出一堆曲目,說,他的聲音唱出來,很有味道。錄音開始,男人手足無措,他告訴海星,猜想這輩子進錄音棚的機會就這一次。“我還是喜歡流浪,我喜歡在街頭唱歌的感覺。”  男人姓王,老家在遼寧農村,做流浪歌手七年了,最南走到三亞,最北去過哈爾濱,省會城市基本都走到了。有人請他去酒吧做駐場歌手,他不同意,也有人要包裝他,他拒絕。他說,他的水準就這些,最適合的地方就是街頭。  15天,錄了一盤帶子,母帶給了他一份。兩個人坐在一起聽,“被他那沙啞的聲音感動,心裏熱乎乎的。”海星說,那聲音很特別,翻唱的歌曲,聽上去滿是故事,讓你忍不住想流淚。后來,發行商的帶子沒有發出來。2010年年底,他和流浪歌手在網上見到,對方說,已經不流浪了,也不唱歌,現在在老家謀生。  一對母女  2011年2月,錄音棚來了母女倆。女孩10歲,喜歡唱歌。媽媽說,孩子的聲音很好聽,想給孩子錄歌曲,將來女兒長大了,送給她做成長禮物。  教小女孩聲樂的老師說,孩子媽媽并不要求女孩學得多麼好,也不指望長大后靠這一行來養活自己,只是作為興趣來培養。  母女倆將近兩個月錄了十幾首歌,每次,媽媽都在控制室裏盯著女兒看,“眼睛裏有化不開的愛。”  前些日子,孩子媽媽來錄音棚,告訴他:“我們錄的歌放在車裏,孩子爸爸說,這是誰唱的,這麼好聽,自己女兒唱的歌,他都沒聽出來。我們的成長禮物,真的很棒。” 攝影/孫晶磊

    2011年9月23日,吉林省長春市。    動物飼養員:馮海峰碩士畢業兩年暖的夕照下,馮海峰帶上手套,將熟豬肝細致地切成小塊,與其他食物攪拌均勻,便向動物飼養區走去。狐貍、細尾獴遠遠地看到他,便成群聚集在門前翹首盼望著這頓晚餐。馮海峰碩士畢業兩年了,鉆研野生動物學的他從小便喜歡接觸小動物,經他精心照料的有荷蘭豬、水獺、熊貓兔等。而讓他最懷念的卻是自己飼養的第一頭長頸鹿。半年前的一個夜晚,他正在家中準備休息,同事忽然打來了電話,日漸衰老的長頸鹿已經臥倒在地上無力站起。他心裏一緊,連夜趕到了公園。那一夜他沒有合眼,長頸鹿彌留之際的眼神在他的心底難以忘記。 攝影/孫晶磊

2011年9月23日,吉林省長春市。電影調查員 姜立寧剛大學畢業每晚10點,姜力寧都會保持著通話狀態,她需要逐一統計公司在長春各個院線的電影票房情況,所以每到晚上,她就格外的精神充沛。姜力寧是一個癡迷于電影的女孩,談到摯愛的電影便喜上眉梢。在山東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她來到一家電影公司駐長春的辦事處,辦事處只有她一個人,辦公地點也在自己租的房間內。她總習慣在各影院游走,收集各式各樣的電影宣傳單頁,她獨自與院線談合作,對公司的電影起草著宣傳策略,也會偶爾見到自己心儀的某個明星來長春宣傳。對于這種理想中的慢節奏工作,她樂在其中且得心應手。  攝影/孫晶磊

    2011年10月18日,吉林省長春市寵物攝影師何宇大學畢業兩年    長春出現新興行業:寵物攝影。只是起步階段,現在有3家專業寵物攝影工作室。給寵物拍寫真價錢可不便宜,一般從200多元到1500元不等。  攝影/孫晶磊    看門道一:給狗拍寫真,為何備袋狗糧?    何宇的寵物攝影工作室位于朝陽區明德路與新疆街交會處附近,面積不算大,名字很有意思,叫“囧叮叮”。何宇25歲,大學畢業兩年,老板兼攝影師。    “給寶貝來個寫真。”昨天10時許,一個女孩抱著白色的博美走進攝影室,準備要一個室內場景的寫真。在何宇帶領下,女孩帶著博美走進攝影棚。    開拍前,何宇拉下了窗簾,把一個半人高的小木箱放在正中,上面放上一塊一米見方的白色木板,讓主人把博美放在木板上,保證它不會亂跑。    燈光、場景備妥后,何宇手拿相機,身邊放著一袋狗糧,蹲在地上開始拍攝,每當狗狗在木板上躁動的時候,他就抓一把狗糧逗它,狗狗不看鏡頭時,他就吹口哨,可是還沒拍上5分鐘,狗狗就撒尿了。何宇趕緊取來拖布擦干后,再次重新進入拍攝狀態。    20多分鐘后,何宇從儲衣間拿出了一套類似牛仔布料的套裝,在主人的配合下,穿到了狗狗身上,繼續拍攝。    到11時許,在拍攝的一個小時內,狗狗共換了3套行頭,因為一直在調動狗狗的情緒,何宇已是滿頭大汗,可還是沒完成一個套系的拍攝。    看門道二:給寵物拍寫真是擺拍的嗎?    “給寵物拍出靈動的好照片可不輕松,你得了解它的習性,對它好!”何宇說,給寵物拍攝寫真都是抓拍,要求快門速度和拍攝技巧,還需要攝影師大量捕捉寵物玩耍、吃食,甚至是狂叫的瞬間,碰到不聽話的,要拍攝幾百張素材,跪、趴在地上都是常事。    從業近半年,何宇拍攝的對象主要是寵物狗、寵物貓,還有貂。何宇認為,這些寵物和人一樣,有自己的想法,要想拍出有靈性的照片,一定要多關懷它們。    現在何宇甚至有了“職業病”,一次,何宇給舅舅家的孩子拍照,為了讓調皮的小家伙乖乖聽話,他脫口招呼:“來,嘖嘖嘖……”一下子把舅舅惹怒了:“臭小子!你逗狗呢?!”    看門道三:如何調動各種寵物的情緒?    拍攝寵物怎麼調動情緒,也有很多說道,拍攝了200多組寵物寫真后,何宇很有經驗了。他介紹,拍博美等小型體態的寵物狗,一般要拍出其玩耍、乖巧、可愛的一面,而杜賓等大型犬則要拍出體態健美、威猛機警的一面。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些貓狗一進攝影棚就害怕,會對著閃光燈躲閃、吼叫。如果是寵物狗就摸著它的下巴或者撓撓它耳朵,這樣狗狗會感覺很舒服。    “喂一些吃的,狗狗也會更加配合!”何宇說,拍攝狗狗的眼神時這一招就很管用。    再有不配合的,還可以用玩具逗,讓寵物主人配合下“命令”。有時他也會將狗狗抱起來,摟在懷中,讓狗狗感到安全,“哪怕是一只再不聽話的小狗,用上這些方法,它也會乖乖地配合了。”    在他的棚內,與人物寫真一樣,他也為寵物準備了一些個性的服裝,或者裝飾,拍攝時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隨意更換。不過,寵物類型太多,大小不一,有的無法提供適合的服裝,那麼可以要求主人自己帶。    看門道四:寵物寫真有沒有外景地?    何宇說,為了給寵物拍出心儀的照片,一定要不惜時間多拍,如果去拍外景,可以讓它們在外撒歡地跑,因為活動空間大,狗的動作、姿態展現得也就更為自然。當然,他也會跟著跑。    “三四十張照片的組照需要至少拍攝150張素材,有一次甚至拍到了400張,那是因為狗主人想要在農博會上賣出這條狗,客戶想要更好的鏡頭。要是拍外景,花的時間更多,最多一次,在伊通河沿岸拍,從早上十點多到下午五點,差不多拍了一天。”何宇介紹。    行業現狀:長春已有三家 還在起步階段    “那時長春還沒有專業給寵物拍寫真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個地方,后來我就在網路上宣傳。”何宇說,最初開業的一段時間裏根本沒顧客,直到今年3月,一對夫妻抱著一只蝴蝶犬來到店裏。    “它上歲數了,可能活不了多久,來拍照留個紀念,上網一搜真找到了。”這對夫妻給寵物拍的是300多元的套系,因為是第一個顧客,何宇還免費送了相冊。    初步了解,目前長春的寵物寫真拍攝還處于起步階段,有3家。相較人物寫真,寵物寫真也價格不菲,一般從200多元到1500元不等。拍照對象包括一些高檔的寵物和一些比較老的寵物,后者多是因為主人想拍照紀念。

    2012年1月10日 酒吧歌手:孫陽陽 大學畢業兩年24歲 吉林省白城市人    晚上21時,夜色中的桂林路熙攘如常。孫陽陽慢悠悠地踱步到酒吧,撥弦試了試吉他的音準,在滿堂觀眾的關注下,音樂悄然響起,這位歌手開始了他悠然自得的彈唱。    畢業兩年以來,孫陽陽一直將自己置身于音樂之中,他以酒吧駐場歌手為主業,有時也兼職一下調音師。每晚8點到12點的自彈自唱,除了自身習慣性的愉悅之外,也為他贏得了一些忠實觀眾。    孫陽陽也曾和朋友錄制過單曲,參加過選秀的比賽,在一切歸于平靜之后,他仍將自己浸潤在音樂中,迎著眾人的關注目光,彈著喜歡的吉他,唱著喜歡的歌。  攝影/孫晶磊

    2012年1月30日,攝影師:孫君 25歲 九臺市人。     大學畢業一年畢業前夕,這位吉林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的學生出人意料地舉辦了個人攝影展。在此之后他決定把畫筆閑置起來,拿起相機,開起了一家攝影工作室。他摒棄市場上流水線似的拍攝流程,堅持以私人定制的模式捕捉情緒自然流露的照片。在孫君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個謀生手段,用攝影描繪內心才是最值得滿足的事情。  攝影/孫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