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拒見薄瑞光源自害羞
1月30日,“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薄瑞光第12次訪臺,并將旋風般拜會臺灣朝野政黨,傳達華府對于臺灣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的意見。根據慣例,薄瑞光將擺藍綠陣營的主要領導人,包括馬英九、王金平、蔡英文等政壇主要人士,不過,讓外界感到驚訝的是,民進黨以蔡英文主席正在進行“謝票之旅”為由,拒絕蔡英文與薄瑞光的見面要求,而改派民進黨智庫副執行長蕭美琴于30日中午與薄瑞光進行2小時例行性餐敘。
一般認為,美國在兩岸統一問題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臺灣的政黨都是和美國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都是對美國的態度有著俯仰表態,單就“美國在臺協會(AIT)”在臺灣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即可看出端倪。1979年,在臺灣與美國“斷交”后1年,美國即依據《臺灣關系法》在臺灣設立“美國在臺協會”,其形式為民間非營利組織,但其功能相當于正式的“大使級外交機構”。多年來,“美國在臺協會”肩負著代表美國政府,“捍衛臺灣安全”的責任,因此,臺灣的各類政黨都是對“美國在臺協會(AIT)”有種敬畏感。2011年,馬英九、蔡英文和宋楚瑜表態參選2012臺灣“總統”時,都是直接或間接地與之進行了溝通和交流。
以往,民進黨是一面倒親美,把美國視為堅不可摧的“價值同盟關系”,對美國支援其“臺獨”和“制肘大陸”寄予了厚望,不過2012年“總統”選舉中,美方通過赴向臺灣居民美免簽證、公開表態反對“臺灣共識”等模式,明確傳遞了不支援民進黨執掌政權的信息,使外界普遍認為壓垮民進黨“2012美夢”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美國,而非其他因素。
而具體到此次薄瑞光訪臺,一般預料具有多重目的,除商討“赴美免簽證”及“臺美貿易投資架構協定”談判外,要帶回馬英九在臺灣全面解禁美國牛肉的“大禮”。2012年也是美國的大選年,歐巴馬也在謀求連任,農業問題是美國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而一旦美國牛肉在臺灣解禁,將對歐巴馬在農業州的選票助益不小。因此,薄瑞光此時訪臺,除過向馬英九恭賀當選外,其實質還是向馬英九討回暗助的人情,也真真切切的是一趟“利益之旅”。讓外界頗為意外的是,蕭美琴在和薄瑞光餐敘時,直接提出抗議,指出華府違反了“美國政府對臺灣選舉采取中立的原則”,其措辭之強烈相當罕見。
聯系到蔡英文拒見薄瑞光。一般來講,民進黨一貫是對美國言聽計從,在處理和美國的俯仰關系時,針對外界的批評堅持一個原則,就是:“你可以罵我、甚至于打我,我都可以不還手;如果你罵‘友邦’,我就和你拼命。”2012年“總統”大選,“友邦”美國不賞識蔡英文,而且很差的戰況也應驗了“友邦”的判斷,所以蔡英文一直感到尷尬和難為情。此次要和薄瑞光會面,勢必要臉紅著去見,所以蔡英文才毅然決然地不見了——這才是蔡英文拒見薄瑞光的真正原因。
(陜西西安 張岳琢)
馬英九會見薄瑞光
王金平會見薄瑞光
蕭美琴通報與薄瑞光餐敘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