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勵志蘿莉不要成為下一個“傷仲永”

孩子真是個神奇的生物,沒孩子之前多大的男人都是孩子,有了孩子就是為人父,孩子上幼稚園上學,當爹的也得陪著一塊學,上學時最煩看書學英語,現在學的比誰都積極,大男人關注幼教論壇的時間比孩子他媽都多。
最近最火的莫過于阿斯頓英語請最小教材審核員的訊息,有的人說是家長為了錢,有的人說這孩子起的作用不是很大,但也有人說這樣讓孩子直接參與教材審核是一種進步行為,是一種尊重行為。更為吸引我的是小審核員的芳容,長的與我家閨女有幾分相似,堪稱蘿莉一族。


這裏不對孩子和這種審核模式做過多評論,只是想提醒我們的父母莫讓虛榮心害苦了孩子,不要讓勵志小蘿莉成為下一個“傷仲永”。
仲永之父以其“天受之才”,炫耀于鄉鄰,而今天多少父母也在為這樣的光環“奴役”孩子,年輕父母們,很多人是在生活中摸爬滾打,可以說切身感受到了學歷和資歷在自己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現實生活競爭的殘酷性,而這不知不覺中就轉嫁到對孩子走入社會后光鮮靚麗的期盼,以及無數學歷的虛榮追求。
因此,為了孩子頭頂上的光環或者虛華的獎杯獎牌,除了學校要學習的文化知識外,還學了N門課外課,參加了N門的實習班和興趣小組,考了無數資格證,就為了將來入學加分聯考加分用的,也為了自己人前顯貴的,我的孩子是多麼的聰明多麼的優秀!
可就是沒有多少父母反思,這樣的高壓這樣的學習強度,會不會適得其反?會不會讓孩子對原來的學習產生困惑?甚至產生心裏的反感,拒絕接受新知識?于是乎我們的小神童們便再也不是神童,沒有想象力,不能舉一反三,只不過培養了個存儲器復讀機,對社會無用,平白耽誤了人才,還害了孩子遭罪。所以說,阿斯頓英語的做法從一方面杜絕了填鴨式學習,給了孩子最大的空間。并且,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以孩子的設計的教材勢必是孩子最喜歡的。
不想評論,又評論了。最想說的是,請不要在這件事情上太多關注于孩子,我覺得更需要關注的是教育本身,以及這種教育模式對于貭素教育,對于孩子接受知識的利弊,避免新時代的“傷仲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