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長的假期,都有說再見的時候。
再美的春節,也有到頭的時候。
昨天,是2012年春節黃金周最后一天。從這一刻的離別開始,到下一刻的相聚,或許又是漫長的一年。在江北國際機場和龍頭寺火車站,重慶晚報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一幕幕溫馨的瞬間。
幼子送母
“她的笑是勉強擠出來的”
28歲的王好,在上海一家旅行社就職,每年春節都會回重慶看父母。
候機樓裏,王好臉上一直掛著笑容,1歲半的孩子,像個可愛的玩偶,不停地親親媽媽。
王好說,兒子在重慶由外公外婆帶。“好不容易回來幾天又要離開,當媽媽的都知道這滋味不好受。”
“飛往上海的3U8975次航班的旅客請注意……”廣播裏傳來催促登機的聲音,王好再一次用力地抱起兒子,在他的額頭上不斷親吻著。
“放心走嘛,娃兒我們老兩口給你照顧好,每天晚上給娃兒打個電話就行了。”安檢門前,王好一步一回頭,微笑著看兒子。
“我曉得,她舍不得娃兒,這個笑也是勉強擠出來的。”王好的母親念叨著,拉著外孫向外走去。
圖為在上海工作的王好即將和孩子分離,她顯得非常不舍。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父母送子 “不要每次送我都哭得一塌糊涂”一輛比亞迪轎車在機場停下,車上下來三個人,兩男一女,像是一家人。中年男子開啟后備廂,拿出一個拉桿箱子和一個背包。年輕的男子接了過來,把背包背在背上,拉著拉桿箱朝著機場候機樓走去。“幺兒,到了上海來個電話。”一直沒說話的母親終于開口了。兒子轉過身來說了聲:“要得。”隨之,頭也不回地走了。“阿姨,都到機場了,你們為啥不送到候機樓裏?”重慶晚報記者感到不解。阿姨說,她叫陸紅梅,是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齊福鄉人。兒子丁明24歲,在上海讀研究生。“第一次送兒子去上海,是在廣安坐的火車。”陸阿姨說,當時,兒子堅持要獨自去大學報到。站在火車站站臺上,她和兒子擁抱著,淚如雨下。 兒子比母親堅強得多。“媽,我已經是大人了,你不要每次送我都哭得一塌糊涂,這樣我心裏也不好受,今后,你要送,就送到家門口好了。”最終母子倆協商,今年春節假期送兒子,就送到機場停車場。目送兒子走進了候機樓,在丈夫連拉帶勸下,陸阿姨戀戀不舍地鉆進車裏,迅速離開了機場。圖為龍頭寺火車站動車候車廳前,一位即將離開父母遠行的兒子,與前來送別的父親相擁,他的母親在一旁深情地看著他,眼中噙滿了牽掛。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妻子送夫 “不用做拜拜,很快就能再見”3歲的棠棠和媽媽到機場送爸爸上飛機。新年伊始,爸爸要到深圳出差。“這次出差,辦完事情就早點回來,我和寶貝在家裏等著你呢。”妻子的噓寒問暖,讓離別的丈夫多了一分牽掛。“放心嘛,事情一辦完,我就往回趕。”安檢完畢,爸爸轉身遠去。“媽媽,啷個不給爸爸做拜拜也?”棠棠問。媽媽說,“過不了多久,爸爸就要回來,不用做拜拜。”媽媽帶著兒子迅速離開候機樓。“免得看到飛機起飛了,孩子又要哭了。”圖為龍頭寺火車站站前廣場,一對情侶即將分別,癡情的女友死死拽住即將離別的男友,而男友面帶微笑,用雙手擦去女友臉上的淚痕。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爸爸,我不想你走!一個小朋友拖著爸爸的行李不讓他走。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臨行前,女兒給媽媽一個深情的吻別。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尚女士一家人從上海回到重慶看望父母,初六下午乘飛機離開重慶返回上海。在機場候機時,尚女士和孩子嬉戲。圖片來源:重慶晚報

臨行前,一個擁抱是最溫暖的祝福。(一家三口從上海回重慶過年,因為工作原因,目前要先期返回上海,父女二人只有先送別母親)圖片來源: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