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最少的錢體驗別樣的香港,不亦樂乎。”胡冰將自己的經歷整理成帖發到網上,引來無數網友圍觀追捧,并紛紛表示將復制其行程,體驗一把“沐浴港島海風入眠”的浪漫。
本報記者 張磊
第一次“窮游”香港
攝影師辭職后 想赴港“窮游”
帳篷爐子管朋友借的,放棄特價機票從南昌轉火車赴港,7天下來人均不到800元
昨天下午,記者和胡冰約見在南京一家茶吧,他剛剛結束了一年內第三次香港之行,顯是對兩地近30℃的溫差還不適應,將自己縮在了厚厚的棉襖棉褲裏。82年生于南京的胡冰是一名建筑攝影師,一年前因為“不堪忍受早起晚歸的坐班生活”,索性辭職成為自由職業者,“有活就干,沒活就玩,一身輕松”。
一個偶然的機會,胡冰去年底在網上看到了某網友在香港露營的游記。“后來我搜尋了一下,發現香港免費開放的露營地竟有幾十處,難怪在港劇裏總看到有市民周末拖家帶口開車去露營。”這個發現,讓胡冰萌生了效仿的念頭,“之前跟團去香港旅游過兩次,住的都是賓館,價格很貴,其實也就是睡個覺,總覺得這錢花得冤枉,如果能省下來,干點啥不好?”
很快,胡冰便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哥們一拍即合,開始著手準備人生中第一次“窮游”。“之前從沒當過‘背包客’,所以帳篷、爐子這些戶外設備,全是向朋友借的。”
胡冰說其實他們幾個都“不差錢”,但既然要“窮游”,就決定“窮”得徹底一點。“一開始考慮南京到深圳99元單程的特價機票,但算上稅費覺得太貴;后來打算買到深圳的直達火車票,但單程要200多塊還是不便宜。”煩亂許久后,“終于找到一條最便宜的線路,從南京到南昌,然后轉車赴深圳,時間多花一天,但單程只要100來塊。”胡冰昨天告訴記者,這種行程安排純為好玩,其后兩次去他都選擇直達深圳。
一番折騰之后,胡冰他們終于在去年4月的某日抵達香港,然后按圖索驥直奔大嶼山貝澳海灘。“很順利就找到了露營地,因為不是周末,幾十個營位大多是空的,我們隨意選了一個開始安營扎寨。”
就這樣,在陌生城市的陌生海灘,4個小伙子擁有了一個暫時的家。“睡到自然醒,玩到腿抽筋。”7天匆匆過去,當他們拖著沉重的行囊踏上南京土地,“恍如隔世,無比失落。”所幸,算一算此行成本,“人均才花了不到800元,完全實現預期目標。”胡冰說,這趟體驗之旅,為他接下來兩赴香港積累了經驗,“開了一個好頭”。
在香港的生活:能不花的錢堅決不花
在海邊挖蛤蜊,去小雜貨店買雞蛋、米面回營地煮飯吃
煮飯:“兩個那種老式的不銹鋼鍋,兩個飯店裏吃小火鍋的那種燃氣爐,燃氣可以在營地旁小店買到,兩罐20多港幣,夠用7天了。”
出行:“很多時候就靠走路,我曾經徒步在香港街頭走過8個小時,他們都受不了坐車回營地了,我一個人玩到夜裏才回去,體力無敵啊。”
在胡冰看來,“旅游想省錢其實很簡單,就是能不花的堅決不花。”解決了住宿問題后,剩下來的“消費大頭”無非是吃飯和出行。
即便是剛剛從香港歸來,昨天的胡冰說起貝澳海灘上的“蛤蜊”還是心癢不已。早在第一次赴港前,他就聽說可以在營地沙灘上挖到各種貝類,味道鮮美無比。“聽起來就像都在那兒等你去撿一樣,其實很有技術含量。”第一個晚上,4個大男人拿著小桶小鏟忙活半天,“加起來就挖到了大半桶,壓根不夠塞牙縫。”隨著技術漸入佳境,到了第三天,胡冰他們每人出去晃一圈,都能滿載而歸,“除了蛤蜊,還有各種小螃蟹、生蠔等等。”
當然,海鮮吃多了難免膩味。在胡冰他們的營地附近,有村民開的小雜貨店,可以買到雞蛋、米面,而再遠一點的巴士站旁還有大超市,裏面各種肉類、罐頭、水果應有盡有,且價格非常低廉。“出去玩一圈,回來時捎上些吃的,晚上圍坐一起吃火鍋、喝啤酒,神吹胡侃一頓,就著酒意鉆到帳篷裏睡上個美覺,那叫一個愜意。”
值得一提的還有胡凍的炊具。“兩個那種老式的不銹鋼鍋,兩個飯店裏吃小火鍋的那種燃氣爐,燃氣可以在營地旁小店買到,兩罐20多港幣,夠用7天了。”聽胡冰說,他還遇到過更省的窮游者,“一大幫人,住下來第一件事就是到附近山上砍柴,我們嫌麻煩也就沒效仿。”
可以想象,4個平日在南京壓根不進廚房的大小伙子,在港島的海灘上張羅一頓飯食會是何等狼狽不易。“打翻鍋碗放多油鹽是常有的事。”
相對吃飯主要靠自給自足,出行成了小伙子們“窮游”香港最大的開支。“線路我們早摸得門兒清,但想去得遠就難免要倒車,一天怎麼也要六七十港幣吧。”而顯然,這還是他們精打細算之后的成果,“很多時候就靠走路,我曾經徒步在香港街頭走過8個小時,他們都受不了坐車回營地了,我一個人玩到夜裏才回去,體力無敵啊。”胡冰很是得意。
對小伙子們來說,香港沒有什麼非去不可的景點,“特別想去的無非是科技館、博物館等幾個場館。它們平日是要收門票的,但每個禮拜三都會免費開放,所以我們特意在禮拜三那天安排了參觀線路,一天搞定。”
比省錢更重要的:是體驗別樣的香港
在大街小巷遛彎,滿眼廉租房的郊區也是美景
窮游體驗:“香港的美是藏在城市每個角落裏。”“比省錢更重要的,是體驗別樣的香港。”
網友感慨:“以前都覺得去香港就是迪斯尼和shopping,然后累得半死回來。現在才知道,還可以玩得這麼休閑、愜意。”
胡冰把自己香港游的經歷發到網上后,很多網友感慨,到香港還能這樣省錢,這樣休閑。同樣感慨的還有胡凍的妻子。剛剛結束的第三次香港之行,胡冰便是和妻子結伴同行。剛開始因為露營地不能洗熱水澡,妻子還頗有意見,但很快那種面朝大海看云卷云舒的浪漫快意就讓她歡欣不已。
除了那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海邊生活,胡冰每天都會和妻子在香港大街小巷一圈又一圈地“遛彎”。這是胡冰在香港最樂意為之的生活,在他眼裏,“香港的美是藏在城市每個角落裏。”他常常隨意登上一輛巴士,隨性地在某個站下車,開始漫無目的地行走,并不斷用手中相機記下眼中所見他發諸網上的數百張照片便由此而來。一座古老的建筑、一棟極具現代感的大廈、一位熱情指路的港人、一群如他般來自陌生城市的游客……胡冰說自己喜歡站在某個街角,沐浴在日光和清新的空氣中,看眼前人車穿梭,快節奏的生活圖景中滿含著朝氣。
感性的胡冰,在帖子中說自己這種感覺很難用語言去描繪,因為“只有當你真正喜歡這個城市時,才會愿意做和我一樣的事。”
“比省錢更重要的,是體驗別樣的香港。”這是胡冰接受采訪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或許正因為如此,“坐15路巴士登太平山”才成了他在港每日必玩的遊戲。“太喜歡這趟車了,一定要坐在上層,看著它顫顫巍巍往山上爬,山景很美自然不說,還會經常遇到一個陡坡加急拐彎,看著車頭快撞到山墻,卻突然一下拐了過去,很刺激,很好玩”。
一年內三次赴港,胡冰去了很多壓根不會出現在香港旅游線路中的地方:屯門、天水圍……這些只有滿眼廉租房的郊區所在,對胡冰來說卻處處是風景,“一不小心,你就會看到某個在港片裏常出現的地名,對我來說每每是一種驚喜。”又或者,“在一個不起眼的館子,吃了一頓最美味也最便宜的牛腩面”……
江蘇63萬人去年出境游 香港特區仍是首選
本報訊昨日,省旅游局通報,去年旅行社組織了62.94萬江蘇人出境游,同比成長1/4多,是近年以來成長最快的一年,中國香港、澳門、臺灣,泰國、韓國是江蘇人最喜愛的5個境外游目的地。
去年,江蘇人出境游出現不少變化,到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以及泰國、新加坡、韓國、越南、高棉、菲律賓和馬爾地夫等地的江蘇人大增,到日本的則因地震大幅回落;到歐洲、美洲等地遠程旅游的急劇增加,其中,到歐洲旅游的江蘇人接近8萬人次,增幅創出63.7%的新高。
如果根據首站前往的人數排名,去年江蘇人最喜愛的前5個境外旅游目的地依次是:中國香港、澳門、臺灣,泰國、韓國,原因主要還是旅游花費相對較少,出游時間較短和性價比適中。其中,首站前往香港的仍占大頭,達到20.45萬人次,同比成長27.7%。(呂中 于英杰)
胡冰在深圳灣口岸入香港處。
搭在沙灘的帳篷。
《莫欺少年窮》很喜歡的一部香港片子,可惜在許多省不允許放映,因懷疑裏面一些內容影射大陸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