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退休雙軌制”應有時間表!

國家公務員局網站透露,我國要對公務員法今后10年的配套法規建設作出規劃,如公務員社會保險制度等,要進行前瞻性制度設計和試點。(新華網甘肅頻道)

當下國內退休制度存在雙軌制,一種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國撥退休制度,另一種是企業單位的繳費統籌制度。國撥就是從國庫裏取錢來發給退休人員,繳費型就是自己在工作時就開始繳費。

雙軌制造成的結果就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遠遠高于企業退休人員,甚至高達三四倍。其中公務員退休金比事業單位人員更高。現在事業單位退休金改革正在進行中,事業單位人員要求提高退休金待遇,拉平與公務員退休金的差距。而企業人員更是強烈要求公務員退休金待遇與社會保險制度接軌,真正體現社會公平公正。

企業人員的這種愿望,代表了社會上大多數人對這一問題的態度。企業人員是社會財富的真正創造者,但他們退休后的待遇卻比公務員要少很多,這無疑非常不公平,他們的愿望完全可以理解。而公務員退休金自搞一套,完全是權力自肥的結果,根源在于權力不受民眾約束,民眾對財政資金的使用分配沒有發言權。財政資金來源于民眾的創造,公務員在制訂自身待遇政策的時候自搞一套,待遇水準遠遠超過社會平均水準,這是非常不得人心的,也與世界上多數文明國家的做法脫節。

但對于消彌雙軌制的呼聲,政府卻一直沒有實質性回應,只是曾表態要進行改革,現在又承諾試點公務員社會保險制度,這種表態無疑很難讓人滿意——公務員社會保險試點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在社會保險制度之外要另搞一套?如果要另搞一套,將意味著雙軌制依舊存在,公務員階層將依然維持特權待遇,這必然會引起民眾的反感。如果是要與社保接軌,就應當給出時間表,而不能一再玩拖字戰術。

公務員退休制度改革只能一種路徑,那就是與社會保險制度接軌,拉平與企業、事業單位的待遇,否則就是不公平不公正。還有,公務員社保制度無須試點,既然社保制度能適用于企業人員,讓公務員交社保也天經地義,并無不妥,更不存在管理上的難度,有必要進行試點嗎?現在對公務員退休制度改革躲躲閃閃,拖延時間,無非是既得利益者在作怪,拿自身利益開刀,的確非常困難。但無論如何,為了社會更加公正,現在是放棄這些特權和利益的時候了,如果一味地堅持既得利益,只會讓社會鴻溝進一步擴大,社會不公感進一步增強,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對國家的未來和長治久安并無益處,只會讓民眾對權力進一步失望。(作者:瞿方業)



82%的網友認為,目前實行的企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養老制度雙軌制非常不合理,造成收入差距過大,認為企業職工退休金應該向公務員看齊。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電力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孫丹萍舉例說,她所在單位一個處級干部退休金每月只有2000元左右,而同級別的公務員養老金高達6000~7000千元,相差三倍。



在“退休雙軌制”的區別對待下,公務員不僅退休金拿得極高,而且在長達30年的時間內全部讓納稅人為其繳納養老保險。相對而言,企業職工只能拿公務員退休金的兩三成,卻要多繳納十幾萬的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