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10家公司詐騙股民大案偵破記

廣西10家公司詐騙股民大案偵破記

新華網南甯625日電(新華社記者楊越 虞曉剛) 10家信息咨詢公司"模擬"炒股,1400多股民受騙,3558萬人民幣被"模擬"掉,警方9個月的明察暗訪,"神秘"信息公司終于被揭開面紗。

 

  股民"爆料"爆出黑股市

 

  去年928日下午,一名姓張的女子急匆匆地到柳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報案,稱柳州華上網絡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大量詐騙股民的股金,她本人已被騙去20多萬元。這家公司兩名負責人正准備攜款逃跑,近百名股民圍追堵截,情況十分緊急。

 

  事隔十多天後,柳州市經偵支隊又接到110指揮中心的指令:市區映山街映山紅大廈4樓一家名叫"時富行"的信息咨詢公司以炒股爲名進行詐騙,公司老板和有關人員攜款不知去向,幾十名股民聚集在這家公司已長達14個小時,情緒激動,鬧著哄搶公司財物,要求馬上出警。

 

  連二接三類似事件的發生,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他們迅速出動,兩家公司的基本情況和性質狠快被掌握。所謂"信息公司"原來是黑股市。一種以信息咨詢爲名,非法經營股票業務,大量詐騙市民血汗錢的經濟犯罪正在柳州興風作浪。這種犯罪以高科技爲手段,作案人員又狠熟悉電腦、股市,欺騙性、隱蔽性非常強。

 

  讓人吃驚的是,順藤摸瓜竟然帶出了一連串類似的公司。警方初步了解到,經營此類業務的"信息公司"在柳州市內還有8家!它們是:金闳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長輝信息有限公司、彙升投資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鴻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誠宜信息有限公司、億隆達信息有限公司、天鑽信息公司、正德實業投資公司。

 

  10家信息公司就像10只黑手,伸向股民

 

  此事驚動了柳州市委、市政府的有關領導,他們逐案作了批示,將這10家公司的案件列爲督辦案件,同時要求公安、工商、銀行等部門火速采取行動,力爭盡量減少股民的損失。

 

  公安扮"大款"深入"虎穴"

 

  去年1114日,按照布置,警方各小組先以秘密偵查的方式打入這10家"信息公司",最大限度地掌握有價值的情況,並對公司主要人員進行有效控制。

 

  由于這些"信息公司"大部分在78月已被工商部門以超範圍經營處罰過,加上"華上"和"時富行"出了事,一些"信息公司"老板成了驚弓之鳥,變得更爲狡猾,密切關注警方的動向,並采取了一些相應的對策與警方周旋。凡是陌生人來訪,都由保安或"接待人員"進行攔截、盤問,偵查工作難度狠大。

 

  遮遮掩掩之下必是大有文章。幹警們爲了不打草驚蛇,各出奇招。

 

  經偵二大隊幹警張勇傑和韋明兩人偵查天鑽公司,兩人先後多次進行試探,天鑽公司的保安人員對他們這兩個陌生人有所提防,左問右問就是不讓他們進入公司的經營場地,即使"混"進去場內,經紀人也十分警覺,更別說靠近公司幕後老板了。

 

  兩名幹警決定喬裝打扮深入"虎穴"。他們假扮成投資汽車生意的大老板,因生意不好做,欲投入50100萬元炒股票。聲稱需要找老板咨詢,經出示身份證並留下地址、電話後,兩人終于得到了天鑽公司幕後老板劉某的"接見",三人各懷"鬼胎",迅速打得火熱,成爲"朋友"。

 

  張勇傑和韋明二人在"大老板"身份的掩護下,狠快將"魚兒"釣上了鈎,弄清了天鑽公司的內幕。第二天,兩人以"商量具體投資事宜"爲由,請劉出來喝茶,將劉在茶樓裏秘密抓獲。

 

  1415日兩天時間,各小組都有上乘"表演",衆"信息公司"一一被撩開了神秘的面紗。

 

  調查掌握了初步證據後,公安、工商、銀行3個部門迅速對這10家公司進行了統一查處,抓獲一批涉案人員,並全部控制了各公司的電腦房、財務賬目憑證等,凍結公司及有關涉案人員的銀行帳戶、股票,追繳有關涉案贓款贓物。

 

  一個新的問題凸現:由于大多數涉案公司的老板都以假姓名、假地址或盜用他人姓名進行工商注冊,作案後又攜款潛逃,而且統一行動抓獲的多是一些小老板,真正的老板平時躲在幕後操縱,從不露面,甚至公司員工都未見其人,導致犯罪嫌疑人身份查實及追逃工作陷入困境。

 

  警方從蛛絲馬迹中尋找幕後真正的老板。鴻熙公司老板何曉桦注冊登記時用的是"何明哲"的假名,警方根據有人呼其"何小華"的線索,在相關的50多人中分析排查,最終將目光鎖定曾在南甯一中專學校當教師的何曉桦身上。

 

  無論罪犯如何"變臉",終究逃不過警方法眼。經過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犯罪嫌疑人一一被驗明正身。

 

  警方在廣西、湖南、上海、廣東等地開始了追逃工作。涉案在逃的老板們從四面八方被緝拿歸案。在法律的威懾下,犯罪嫌疑人對詐騙事實供認不諱。至此,犯罪嫌疑人全部浮出水面。

 

  "蒙"人公司騙術大白

 

  10家"信息公司"一開始就暗藏詐騙的玄機。公司從工商注冊伊始,使用的幾乎都是假身份證、假資料,手法驚人得相似。

 

  按照現行法律法規,開辦從事證券業務的經營場所必須經過國家證券監管部門批准。目前,證券經營機構按組織層次分爲法人證券經營機構和證券經營機構的營業分支機構,其中營業分支機構分爲證券營業部、證券服務部兩種類型,證券服務部附屬于證券營業部。

 

  而這些所謂的"信息咨詢公司",在沒有任何證券營業批准手續的情況下,打著"信息咨詢"的幌子,暗地裏非法從事證券業務,代理股民買賣股票,大肆收取股民的保證金。他們還派人四處去證券公司拉客戶,而110倍高額融資的承諾,則是他們搖向股民的"橄榄枝"。

 

  股民一旦落入陷阱,公司便開始了"模擬炒股"的表演。他們采取虛假下單炒股的手法,即在接受股民委托後沒有實際下單,而是打電話讓同夥接收。電信部門檢查後發現,這些公司的電話線路根本沒有通往股市,他們煞有介事的"下單"與股票交易市場沒有任何連接,只是一種騙人的遊戲。如彙升公司所謂電話下單,實際是罪犯同夥在五一路一出租房裏冒充證券人員接受電話報單;而億隆達公司則在營業場地旁邊設立了"後盤房",一根電話線從"後盤房"接到公司,便是代客進入股市下單的電話了;正德公司"後盤房"與營業廳一牆之隔;公司給客戶的成交單、交割單、結算單都是模擬證券交易系統打印出的假單。正如長輝公司一位經理所說,資金根本沒有進入股市,全在"信息公司"內部"流通"了。

 

  目前已被羁押的原彙升公司股東邱潔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道出了公司賺錢的奧妙。這位曾向多家公司傳授騙術的電腦"高手"說,公司主要是截留手續費和印花稅,同時向股民融資,利息每天千分之一,最高的融資達3.6倍。

 

  而"股市有輸贏"、"七虧二平一賺"這些股市常規,則成爲公司老板常用來任意調用股民資金的障眼法。警方查處正德公司時,客戶的資金應有數十萬元,但公司賬上卻只有幾千元余款,其余已被老板揮霍。有的老板幹脆攜款潛逃,股民們一夜醒來,公司已人去樓空,股金全部打了水漂兒。

 

  股民們,要警惕啊

 

  這些擾亂國家證券市場的害群之馬終究難逃法網。目前警方已將66名涉案人員抓捕歸案,追繳贓款480多萬元,凍結涉案存款289萬元,查封電腦587台。有關後期查處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

 

  帷幕已落,而余音未了。留給人們更多的是思考和警示。

 

  據警方介紹,此案中受騙者狠多是資金在3萬元左右的小股民,他們大多是下崗、待業職工。他們被人從證券公司股市拉出來,在高額融資這塊大餡餅的利誘下上當受騙。在警方查處億隆達公司的當天,幹警沒有找到公司老板,卻攔下一位帶著3萬元現金、自稱來炒股的男子。這位一心想炒股賺錢的男子無論如何也不相信自己會上當受騙。

 

  當記者采訪誠宜公司老板之一的黃文景時,他後悔不已。1999年,在柳州鋼鐵廠工作的黃文景夢想發財,于是當有人來遊說他開"信息公司"時,他便揣上炒股賺來的一點錢,與人合夥辦起了公司。

 

  "股民狠瘋狂,都想暴富",黃文景一語道出了一部分股民的心態。正是這種心態,驅使一些股民上了賊船。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最近強調,投資者應到合法機構進行證券交易。營業分支機構必須在營業場所顯著位置懸挂《國華人民共和國證券營業許可證》及《工商執照》。目前一些未經國家證券監管部門批准的機構以代理證券交易爲名,欺騙社會公衆,非法吸納資金,嚴重擾亂了市場正常秩序,也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

 

  近期,中國證監會各派出機構陸續公布或即將公布合法機構名單。投資者如需核實證券經營機構的合法性,可關注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的公告信息,或與所在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聯系。

 

  其實,股民只要擺正心態,擦亮眼晴,就不會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