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慶博物館——追覓黑土地的古老文明[組圖]


圖為占地18700平方米的大慶博物館正門。中國網圖片庫 天高攝影
   大慶博物館位于大慶開發區火炬新街,建筑面積18700平方米,與大慶歌劇院、大慶書苑比肩相接,成為大慶五湖新區最具現代風格和特色的組團建筑,洋溢著大慶這座全國魅力城市的文化氣息,成為開放大慶對外展示的重要視窗。   大慶市博物館是國內首家以東北第四紀古環境、古動物與古人類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館藏化石、標本和文物逾20萬件,是全國乃至世界專業性收藏猛犸象------披毛犀動物群化石種屬最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之一。大慶市博物館重點展示《東北第四紀自然環境》、《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和《大慶地區古代人類文明》三個陳列。以數百萬年的演化歷史及化石文物陳列,是人們認識大慶地區自然與人文歷史的滄桑變遷,鑒賞古大湖、古動物和古人類之美、之趣,追本溯源、鑒古知今,使人們更加熱愛大慶這座美麗的城市家園。


圖為館內高大雄偉的古代猛犸象雕塑。中國網圖片庫 天高攝影


圖為東北地區的古人類與古動物在浮雕墻上還原。中國網圖片庫天高攝影


圖為還原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和發掘的場景。中國網圖片庫天高攝影


圖為兩座氣勢逼人的真猛犸象化石。它們為大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左側為雌性,右側為雄性。中國網圖片庫天高攝影


圖為真猛犸象骨架化石。它起源于西伯利亞,它身材高大,一對彎曲修長的象牙,身上有厚厚的毛發。中國網圖片庫天高攝影


圖為松花江猛犸象的下顎骨化石。中國網圖片庫 天高攝影


圖為一具猛犸象化石。同一個體的化石完整率達90%,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個體最大的真猛犸象骨架化石。中國網圖片庫天高攝影


圖為披毛犀化石骨架。它又名長毛犀,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生存于更新世。中國網圖片庫天高攝影


圖為兩只大唇犀的頭骨模型。中國網圖片庫 天高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