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衍生燃料RDF-5發電工藝改造工程在京簽約

中國網訊由中國節能協會組織的“垃圾衍生燃料RDF-5發電工藝改造工程簽約儀式”日前在北京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秦平,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房慶,相關專家及簽約企業-深圳市恒信華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桐廬盛運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和江蘇省太倉協鑫垃圾焚燒發電有限公司合作代表出席了簽約儀式。儀式由中國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宋忠奎主持。

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房慶在簽約儀式上致辭中指出:面對“十二五”目標,我們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必須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提高能效,減少消耗,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垃圾衍生燃料RDF-5發電工藝改造工程簽約儀式,正是為回響國家號召,促進廢棄物資源化,實現資源綜合利用。

據統計,2011年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總產量己超過2.9億噸,并以每年約8—15%的速度遞增。中國的生活垃圾沒有分類,品質較差,具有成分復雜、熱值低、水分高等弊端。針對這些特徵研發的“垃圾衍生燃料綠色能源化產業”技術可以讓垃圾焚燒發電變得更清潔更高效。垃圾衍生燃料RDF-5發電工藝改造工程就是將深圳恒信華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垃圾衍生燃料綠色能源化產業技術”套用于實際工程。

據介紹,該技術由六大系統組成:垃圾分先系統、RDF-5制造系統、熱能發電系統、尾氣洗滌凈化系統、滲濾液熱處理系統、飛灰處理系統。可實現衍生燃料的生產和發電,處理工藝采用“垃圾脫氯”、“滲濾液處理”等綜合控制技術,有效控制燃燒中二惡英類有毒、有害物質的產生,使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顯著旳提升,在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中發揮積極作用。

在垃圾處理過程中,三廢處理尤為重要。該技術的垃圾脫氯工藝是世界首創,并且經過50—100噸/日的中試,通過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現代分析中心”對二惡英類物質檢測(二惡英排放遠低于歐盟排放標準);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的一般尾氣檢測(所檢測各項指標遠低于國家標準);通過中國化工研究總院對RDF一燃料的燃燒檢測;所有檢測指標完全符合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中的各項要求。(韓林)

中國節能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房慶在簽約儀式上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