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冷飯15分鐘吃完,春運受罪的不僅僅是旅客

剛剛看到一個訊息,記者在采訪春運動車組D5164次列車的過程中,發現動車上的動姐“從柜子裏拿出已經涼了的便當,蹲在吧臺柜子下面,從吧臺上方幾乎看不到她吃飯的樣子。一位動姐說‘我們工作有要求,必須15分鐘內吃完飯’”。

在我的眼裏,說句實話動車上的動姐們和空姐一樣光鮮照人,他們的工作盡管不如空姐那樣工作量少,工作讓人羨慕,但是相對于一般的工作來說,那也是相當誘人的。我幾乎從來不曾感覺到她們會有這樣的要求,假如這樣的話,我看她們的工作也算夠辛苦和緊張的了。

每逢春運,我們聽到幾乎都是票源緊張,火車站和火車都是擁擠不堪的聲音,類似像火車司機的工作究竟啥樣,列車服務員的工作究竟啥樣的報道并不多。記著去年的時候,有家媒體報道車站的售票員為了少耽誤時間,有時候一個班只喝幾口水潤嗓子,一天下來口干舌燥算不得什麼的事情。那篇報道的確讓很多人感動,以前我在火車站買票的時候,總感覺這些售票員的確好像很懈怠,慢慢騰騰的,自從看了那個報道之后,每次進車站買票,總能感覺到他們很忙碌,說話、出票一絲不茍。由此我想到了我國一個叫做“疑鄰盜斧”的成語中那個丟了斧子的人。的確我們在過去的宣傳報道中,有太多的報道是車站擁擠不堪的人群,春節回鄉的旅客訴說旅途中的辛苦,報道那裏打掉了多少票販子,但是我們對春運中負擔這項工作的普普通通的司機師傅、列車員、售票員甚至公路的養護工、鐵道養路工等等報道的太少了,人們只知道回家很辛苦,卻不知道為了他們回家,在他們的一路上,還有比他們更辛苦的人們在默默忍受著不為理解甚至誤解,并堅持下去的普通人,這些人和他們一樣,也有家人也有孩子,只是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春節他們不能回家,還要為更多的人回家過年奉獻著他們的“團圓時光”。

我看了這篇報道動車上“動姐”的事情,原來她們只有四個人,卻要為整列火車的幾百名乘客提供服務,這份辛苦不言自明了。

明天就是除夕了,過了除夕2012年的春運可以算是完成一半了,回到家的人們可以和家人團聚,無論是一家人守歲還是吃頓尾牙,在未來的幾天都將是快樂而幸福的;每個人在春節過完之后,大約都要重返工作崗位了,這其中有很多人又需要坐火車、乘飛機出門旅行了,在每年都要完成全球一半人的春節大遷徙的中國春運中,我相信很多人還有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理解那些為我們服務的人們,因為他們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