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出牌”破解“用工荒”

浙江義烏人力資源市場外,眾多小微企業的招聘代表舉牌招工(1月31日攝)。


近日,記者在民營經濟較發達的浙江臺州、寧波、紹興等地采訪了解到,針對“用工荒”問題,不少民營企業紛紛打出“好牌”:“工資牌”、“技改牌”、“親情牌”、“培訓牌”……保證了企業人員儲備充足,生產經營未受影響。

“工資牌”:工資方面,浙江溫嶺市絕大多數企業實行勞資雙方“工資協商”制度,企業員工的保底工資年成長10%至15%。

“技改牌”:為提高生產效率,不少企業實行了大面積技術改造以增加技術含量。

“親情牌”:不少企業在關心員工的同時,還關心員工家屬,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用“親情”留人。

“培訓牌”:部分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和企業內部的“傳幫帶”,把普工培養成技工,讓他們與企業共同成長。

記者從當地勞動部門和企業了解到,目前浙江民營企業用工缺口約為10%至20%,其中小微企業較為突出。從2003年初露苗頭至今,我國的用工荒已持續十年。待遇不高招不到人,環境不好隨時走人。務工者開始倒逼企業加速轉型升級。

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以來,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的成長率已開始減緩,并預計在2015年后轉為負成長,勞動力不再無限供給。

加大對務工者的技能培訓,提高勞動力貭素,在不斷創新產品、發展轉型的同時,加強工人與企業之間的情感紐帶……浙江民企的這些嘗試,將成為破解“用工荒”的有益借鏡。

新華社記者韓傳號 攝

2月10日,一個孩子和父親一同出現在浙江溫嶺一家企業的招聘現場,由于企業提供單間夫妻房,加上良好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務工人員前來應聘。新華社記者王定昶攝

2月10日,從事外貿服裝加工的浙江寧波獅丹努集團的一個車間內“滿員”開工。去年這家外貿服裝加工企業利潤成長了18%,在公司“親情牌”“攻勢”下,約4000名一線工人中超過95%的老員工節后返廠。新華社記者韓傳號攝

2月10日,浙江省溫嶺市新河鎮羊毛衫行業工會主席陳福清展示當地2007年至2011年通過工資協商達成的工價,每年成長幅度在10%至15%左右。工資協商制度讓企業的招工難大為改善,目前正在向浙江省全面推廣。新華社記者王定昶攝

浙江慈溪的愛心洗車場內,幾位來自貴州的媽媽帶著孩子工作(2011年12月29日攝)。該洗車場允許務工人員帶著孩子工作,工作忙時,老板娘還幫忙照顧孩子們,“大家庭”般的工作環境讓該洗車場從不為缺工犯愁。新華社記者王定昶攝

2月9日,浙江溫嶺市城區一家面館的經營者楊萍看著機器人為顧客削面。因面館長期招不到合適的師傅,去年年底,楊萍和丈夫花費近兩萬元購買了這個削面機器人。新華社記者韓傳號攝

2月10日,浙江省溫嶺市瑞豐五福氣動公司的招聘人員在廠門口現場招聘。該公司2011年員工工資增加了12%,今年計畫增加15%,今年農歷正月初八后每天都有大量的應聘者,目前1000人的招工計畫已經完成950人,該企業稱“我們不缺工”。新華社記者王定昶攝

2月10日,浙江寶利特集團的鞋業車間(左)和新能源車間的工人在緊張工作。據該集團2011年的產值統計,擁有4000名工人的鞋業創造了4億產值,而僅擁有500名工人的新能源產業卻創造了5億產值。2012年春節后,新能源車間僅用兩天就招滿了所有工人,而鞋業車間還缺200余人(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王定昶攝

2月10日,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一家紡織企業的細紗工周燕芬(右)在現場“授徒”。被評為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的老員工周燕芬,10多年來已經培養了20多位紡織技工。該企業“校企合作”和優秀員工“傳幫帶”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增加了員工的事業感,該企業2012年春節后員工的到崗率達到了98%。新華社記者王定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