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國小教科書經常的最基本道德教育:扶老太太過街的課文至今不忘。
《新華每日電訊》:當“孩子被軋要不要救”,“老人倒了要不要扶”都到了需要全社會全民進行大討論的時候,中國的社會道德標準毋庸置疑的大崩潰!
見死不救人們習以為常,社會道德淪喪成國人左中右各方人士唯一公認的社會現象!
《中國青年報》曾以“你正在為什麼而奮斗”為主題進行過一次調查。在9800多名參與者當中,奮斗目標排名比較靠前的依次為“房子和車子”,占53.5%;“更理想的生活”,占44%;“成為有錢人”,占43.70%。
在上海市社科院的另外一項調查中,相信“誠實守信吃虧”的人竟高達90%以上。
官德引領社會道德與民心向背。
這裏的官德就是社會制度:一個好的制度能使壞人變好,一個壞的制度能使好人變壞。
社會的道德崩潰在軍隊中的影響!
中國將軍引導勝利
將軍百戰亦堪傷,不及歌兒唱一場;
芙蓉桃花美人面,原來神女悅襄王。
一樹梨花壓海棠,鴛鴦帳裏作戰場;
莫道美人不善戰,百戰蟾王倒金槍。
從來將軍百戰升,自古未聞娼作將;
和諧盛世喜事多,歌女也把將星扛。
耕讀從軍有何用?教子也做唱歌郎;
天下興亡誰管得,滿城爭說當小娘。
一句話:由于社會監督被徹底壓抑,社會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