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一部《人在囧途》幽默的講出了很多人的經歷,為了回家過年,可謂大顯神通。看這部電影,是繼瘋狂的石頭后我笑得最開心的一部國產片,雖然很多離現實很遠的一些溫情覺得很不真實。但是,看著主人公一路走下來,最后竟產生一絲酸楚,不管你成功與否,游子歸家的總是讓我有所觸動。那個永恒不變的念頭又涌上心頭——回家過年。
年關將近,又到了一票難求的時候了,各位天南地北的童鞋能否說說你們每年是通過什麼模式回家的嗎?我先說說我的回家苦難史:
2008年,在網上通過同學購得一張從廣州到宜賓的火車票,轉讓價講到230元,坐大巴到了廣州,凌晨才上到車,火車到宜賓晚點兩小時,讓老爹在火車站裏冷了兩小時,想著年邁的父親,不禁淚流滿面......
2009年,買不到火車票,坐的汽車,價格高得離譜,本來就沒多少錢的打工仔,本來還想多留些錢給過年,結果汽車的價格比火車高出一倍,這個家回得又心痛又無奈。
2010年,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回家。一個人在廣州過年,冷冷清清……
今年,未知,迷茫,憂郁中。微博流行起來了,看到很多轉發有獎的活動,送火車票送機票的,雖然知道中獎機會很少,但是還是經不起回家的誘惑,轉發了“7808,送你回家”的活動,不能中獎,也代表著一種回家的渴望,其實我覺得那些大企業,送什麼數碼產品之類的是虛的,多送一點溫情的東西更實在。
兩年了,家中的父母又老了不少吧,我們這一代真的很心酸,漂泊在外,還有多少個年頭可以陪在父母身邊?只要有一顆回家的心,怎麼樣都可以回家,不是嗎?